探秘“区块链媒体”之“怪”现状
摘要: 区块链是大为看好的行业,区块链媒体如何能够跟得上技术的发展,从而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,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自媒体在几年前悄无声息地诞生了,并且呈现迅速蔓延之势。还记得“转发赠旅行套餐”、“集赞送全套锅具”这些活动吗?还有朋友圈微商横行刷屏倒卖面膜、减肥药;另外,心灵鸡汤、情感解惑成就了一众阅读量10W+的自媒体大V。
于是,一些奇奇怪怪的“价值观”,依靠“标题党”和“蹭热度”被广为传递,譬如”男朋友不送一支圣罗兰口红就不是真爱了“......自媒体的转发与扩散,颇有“三人成虎”的意味,一个人说有老虎你不相信,三个人说有老虎你就相信了,区块链媒体圈也是如此。
现象一:200=1
目前,区块链领域比较知名的媒体大概200来家,所谓“200=1”,指的是内容“同质化”问题。
“区块链媒体”的同质化,最惹眼的就在于内容的高度相似。就拿昨天“比特大陆招股说明书”这件事来讲,“比特大陆”是矿机行业的头部公司,适逢“上市”这种大事,成为圈内“热议事件”的确是无可厚非。不过,点开几篇文章,我们发现,文章内容几乎都非常相似:赚了多少利润、团队平均年龄多少、有多少次提到"区块链"这个词......
往前追溯,区块链媒体圈的大事件无非围绕这么几点:政策、黑客、交易所、大佬、项目方。不管哪一方出现问题,媒体便蜂拥而至。文字之外,社群活动广泛被利用,邀请“大佬”进群做分享成为媒体们“喜闻乐见”的方式,XX学堂、XX联盟迅速建立,但凡加上哪家商务,“进群链接”便纷至杳来,于是,“大佬”开始忙于社群游走,我们则困于眼花缭乱。不得不说,内容同质化是一个通病,也是一个顽疾, 毕竟圈子就这么大,话题就这么多。找准自己的定位和风格,不单单盲从于“热点”,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。
现象二:“黑”&“白”
最近这段时间,多家区块链媒体大规模裁员,究其原因无非是项目短缺,资金不足。然而,作为媒体——一个传递信息价值的存在,难道不应该是内容取胜、作品为王吗?依靠项目方的资金作为支撑,这样的媒体恐怕很容易成为喊单、拉盘的“枪手”。
事实的确如此,究其根源,就在于区块链领域流量的稀缺、利益纠葛的庞杂。上面我们提到,区块链领域的大事件无非围绕这么几点:政策、黑客、交易所、大佬、项目方。这些机构或者个人,每每出现什么问题,总会呈现出一片“黑稿压城城欲摧”的气象。甚至,自媒体会划分阵营,颇有“美苏争霸”,一派亲“美”、一派亲“苏”之势。这些所谓的“媒体人”大笔一挥,把”黑稿“投向各大社群,通过层层转发,事态就会无限发酵。别小瞧了“黑稿”,“黑稿”除了自带“抹黑”功能,还能“创收”,我们称之为“碰瓷”:想删负面?付钱呀!
“黑稿”通常是“标题党”,比如说:“金童玉女原是雌雄双盗”、“XX项目惊现史诗级漏洞”、“XXX的血泪史”......比起“黑稿”的费尽心思,“软文”的内容就显得更直白了:千回百转中,无一不透露着自己的团队或项目是多么的可靠,顺带附上俊男靓女的商业照。抹黑洗白、非黑即白,区块链媒体的“黑稿”和“软文”交织在一起,好不热闹!
现象三:底线<利益
所谓”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",利益面前,底线变得”深不见底“。
某区块链头部媒体曾受到官方媒体的点名批评,称其包含不实信息、对投资者产生误导。信息何来呢?要知道,媒体平台发项目软文是明码标价的,付费即可“粉饰太平”。一位业内人士甚至直接言明:“想要作势和护盘,就得让区块链媒体人先赚一笔”。具体的操作其实很简单,当币价下跌时,项目方通过在媒体平台上发布“看涨”软文带动市场情绪,进而带动价格的上涨。而普通人进入区块链是想要“一夜实现财富自由”的,哪里通晓GitHub、主链代码,甚至白皮书都不看的,媒体只要稍加“引导”,“韭菜”就被稳稳地种上了。
此外,区块链自媒体的遍地开花还为区块链大会增添了繁荣的表象。主办方求媒体曝光,媒体求一手信息源,二者一拍即合。举办一场大会,合作媒体动辄几十家甚至上百家,一些媒体甚至在不太了解大会内容的情况下就奉上Logo求露出。回想今年五月举办的那场区块链大会,主办方请来伟人特型演员致辞,这个行为引发众怒,于是,参会媒体代表争抢着前去抠掉自家Logo,场面何其尴尬。
结语
《区块链与下一场媒体革命》中写道:抄袭者生,原创者死;低俗者生,高雅者死;不垂直必死,不服务必死。区块链是大为看好的行业,区块链媒体如何能够跟得上技术的发展,从而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,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显然,依靠写黑稿、做枪手不是正途所在;而凭借区块链技术的优势,基于通证系统中的共识机制,去实现媒体行业利益的合理分配,或将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间。
(作者:OK情报局,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“得得号”;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)
评论(0)
Oh! no
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?